青木镇:走进蜀乡传统村落黄桷村 沉寂的“桃花源”-凯发k8旗舰厅app
时间:2013-07-29
入选村落:巴中市恩阳区青木镇黄桷村
入选理由:处在连接恩阳、巴中与广元、苍溪、阆中、南充的中间位置,古时为出川必经之路,商贾云集、文化繁荣,至今仍保有多处富有传统民俗痕迹的古建筑遗迹。
近日,记者从恩阳区青木镇驱车,沿着两旁种满了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的山路顺势而上,20分钟便到达黄桷村。除了村口那棵具有千年历史的黄桷古树,以及褪色的木质结构房屋,村民安详的神态、悠闲的举止也使得这个村子蒙上了一种好似桃花源般的意味。
村落印象一:
川北民俗社会的缩影
据考证,黄桷村兴盛于公元1175年南宋时期,是巴中、恩阳通往苍溪、广元、阆中、南充的必经之地,目前还留存有古驿道遗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干线公路从黄桷村周边经过,它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由牌坊乡降级为村,纳入青木镇。
随着青年人越来越多外出打工,村里少了以往的热闹与繁荣,然而黄桷村作为川北民俗社会的缩影,每一步历史的演进都在它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天然的人文历史展览馆。
贞节牌坊、关帝庙、李氏祠堂提供了了解清朝及更早时期社会架构和民间风俗的窗口。虽然现在只有残迹和传说,然而,考古学家通过碎片拼出历史,并对之进行解读。
贞节牌坊又名节孝牌坊,修建于公元1782年。主人公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嫁与当地豪绅李作槐为妻,两年后产下一子,取名李兆伟。儿子5岁时丈夫撒手人寰,家道中落。李作槐之哥见弟媳年轻美貌,数次想纳弟媳为妾,屡次遭到拒绝,于是故意找茬整治王氏,王氏本想一死了之,为了孩子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她白天帮人干活,夜晚纺线织布,供儿子读书习武。李兆伟终于在23岁时在武状元的选拔考试中一举夺魁,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了解了李兆伟身世后,乾隆皇帝立即下了一道圣旨,指派李兆伟回家乡为其母王氏修建贞节牌坊。
黄桷村还保存有红军石刻,记录下红九军二十七师化民易俗的拳拳用心,石上刻词曰:房屋不必高大,不漏便好;衣服不必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即便对于现在,也别是一番戒骄奢、戒攀比的微言大义。
村落印象二:
鹤发童颜的戏曲艺人
成家贵老人今年73岁,是黄桷村的活档案,很多历史典故都是经他口授,然后记录保存了下来。此外,他还是村子最后一批川戏的传承人。老人回忆说,以前但凡有婚丧嫁娶、过年过节以及赶集、乔迁,都少不了他们搭个戏台唱两出戏给大家热闹一下。那时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农把式兼任的,也没有演出费,但是算工分。不过最大的收获,还是那种愉悦了群众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吧。
“现在家家都有电视,那么多的频道,看都看不过来,基本没人再听戏了。只剩我们几个老票友偶尔自娱自乐一下。”老人说,“现在要听戏可以到市区,剧场环境、演员都很好。”对于戏曲在本村的离场,老人并无太多伤感,“年轻人有他们的世界,不喜欢的也不能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村落印象三:
依托旅游产业谋复兴
古老的黄桷村因时代变迁变得有些沉寂。幸运的是,村落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并没有随之消失。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深闺明珠”。
青木镇党委副书记廖泓宇告诉记者,青木镇政府已将黄桷村纳入农业生态旅游环线中的一个重点打造的景区,给予全方面的规划。通过新村建设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以及农家乐、小客栈等娱乐休闲场所;逐步把废弃的古代建筑、雕刻等遗存保护起来;按照以往商铺的发展局面,将黄桷村按原貌恢复为一个天然、生态、开放性的历史展览馆。
“就像省里专家说的,我们的确文化底蕴深厚,不像其他景区树是移栽的,家具是仿制的、建筑是故意做旧的。我们的挑凳、古树、碑刻都是货真价实的,虽然破损、残缺,但这是另一种真实。我们现在就要把这种有真实感的东西保护好。即使做景区开发,也不会让假的新物件掩盖了真的旧物什的价值。”
作者:吴平 王旭
来源:本站原创
入选理由:处在连接恩阳、巴中与广元、苍溪、阆中、南充的中间位置,古时为出川必经之路,商贾云集、文化繁荣,至今仍保有多处富有传统民俗痕迹的古建筑遗迹。
近日,记者从恩阳区青木镇驱车,沿着两旁种满了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的山路顺势而上,20分钟便到达黄桷村。除了村口那棵具有千年历史的黄桷古树,以及褪色的木质结构房屋,村民安详的神态、悠闲的举止也使得这个村子蒙上了一种好似桃花源般的意味。
村落印象一:
川北民俗社会的缩影
据考证,黄桷村兴盛于公元1175年南宋时期,是巴中、恩阳通往苍溪、广元、阆中、南充的必经之地,目前还留存有古驿道遗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干线公路从黄桷村周边经过,它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由牌坊乡降级为村,纳入青木镇。
随着青年人越来越多外出打工,村里少了以往的热闹与繁荣,然而黄桷村作为川北民俗社会的缩影,每一步历史的演进都在它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天然的人文历史展览馆。
贞节牌坊、关帝庙、李氏祠堂提供了了解清朝及更早时期社会架构和民间风俗的窗口。虽然现在只有残迹和传说,然而,考古学家通过碎片拼出历史,并对之进行解读。
贞节牌坊又名节孝牌坊,修建于公元1782年。主人公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嫁与当地豪绅李作槐为妻,两年后产下一子,取名李兆伟。儿子5岁时丈夫撒手人寰,家道中落。李作槐之哥见弟媳年轻美貌,数次想纳弟媳为妾,屡次遭到拒绝,于是故意找茬整治王氏,王氏本想一死了之,为了孩子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她白天帮人干活,夜晚纺线织布,供儿子读书习武。李兆伟终于在23岁时在武状元的选拔考试中一举夺魁,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了解了李兆伟身世后,乾隆皇帝立即下了一道圣旨,指派李兆伟回家乡为其母王氏修建贞节牌坊。
黄桷村还保存有红军石刻,记录下红九军二十七师化民易俗的拳拳用心,石上刻词曰:房屋不必高大,不漏便好;衣服不必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即便对于现在,也别是一番戒骄奢、戒攀比的微言大义。
村落印象二:
鹤发童颜的戏曲艺人
成家贵老人今年73岁,是黄桷村的活档案,很多历史典故都是经他口授,然后记录保存了下来。此外,他还是村子最后一批川戏的传承人。老人回忆说,以前但凡有婚丧嫁娶、过年过节以及赶集、乔迁,都少不了他们搭个戏台唱两出戏给大家热闹一下。那时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农把式兼任的,也没有演出费,但是算工分。不过最大的收获,还是那种愉悦了群众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吧。
“现在家家都有电视,那么多的频道,看都看不过来,基本没人再听戏了。只剩我们几个老票友偶尔自娱自乐一下。”老人说,“现在要听戏可以到市区,剧场环境、演员都很好。”对于戏曲在本村的离场,老人并无太多伤感,“年轻人有他们的世界,不喜欢的也不能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村落印象三:
依托旅游产业谋复兴
古老的黄桷村因时代变迁变得有些沉寂。幸运的是,村落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并没有随之消失。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深闺明珠”。
青木镇党委副书记廖泓宇告诉记者,青木镇政府已将黄桷村纳入农业生态旅游环线中的一个重点打造的景区,给予全方面的规划。通过新村建设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以及农家乐、小客栈等娱乐休闲场所;逐步把废弃的古代建筑、雕刻等遗存保护起来;按照以往商铺的发展局面,将黄桷村按原貌恢复为一个天然、生态、开放性的历史展览馆。
“就像省里专家说的,我们的确文化底蕴深厚,不像其他景区树是移栽的,家具是仿制的、建筑是故意做旧的。我们的挑凳、古树、碑刻都是货真价实的,虽然破损、残缺,但这是另一种真实。我们现在就要把这种有真实感的东西保护好。即使做景区开发,也不会让假的新物件掩盖了真的旧物什的价值。”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